隨機變數定義的深度剖析
在學習的時候常常會混淆,認為隨機變數是一個觀察的結果,但其實隨機變數是一個測量函數,包括事件發生的空間(母體)以及對事件測量的結果。試著把隨機變數的敘述寫下來並拆解它,如下表:
隨機變數是一個測量函數 | 事件取樣空間(母體) | 觀測結果空間 |
飛機每月飛行的時數 | 每個月某些飛機的飛行 | 飛行的時間 |
身高 | 某些人 | 當下的身高數據 |
台北十月份下雨的天數 | 在台北十月份的日子 | 每天下雨的有無 |
高速公路一天的死亡人數 | 在高速公裡觀測的日子 | 死亡的人數 |
擲兩枚骰子的點數和 | 丟擲兩枚骰子 | 兩枚骰子出現的點數相加之和 |
就可以看的比較清楚它們之間的關係。
如維基百科的資料所說:
隨機變數是一個實質函數 \(X:S\to R\),通過一個測量把事件取樣空間對應到觀測結果的空間
a random variable is understood as a measurable function defined on a probability space whose outcomes are typically real numbers.
一個隨機變數通常被理解為定義在一個機率空間上的可測量函數,其結果通常是實數。
As a function, a random variable is required to be measurable, which allows for probabilities to be assigned to sets of its potential values.
作為一個函數,隨機變數需要可以被測量,這允許機率指派一組潛在的值給它。
我們常常都忽略母體而談觀測的結果,也就是抽樣出的樣本空間。雖然結果是最顯而易見的部分,但是中間經過的抽樣,也就是一種測量,或稱為一種隨機測驗的過程,是一個實驗,也是一個觀測函數,把母體經過一些動作而產生觀察結果。
的確在很多的例子以及練習題中,我們通常不去詳細描述母體,而只談觀測出來的結果跟機率,但是根究其數學符號上的意義若能釐清其意涵,在公式推導過程會能很輕鬆的理解。
例如 \(E[c] = c\) ,為什麼常數的期望值會是該常數?
若我們拆開來看 \(E[c] = E[X=c]\,\forall x_i \in N\)
則表示所有觀測出來的結果都是 c ,不管母體為何
因此寫為 \( X:S\to R = \{c\} \) 縮寫為 \(X= \{c\}\) 只有一個結果
那麼 \(P(X=c) = 1\) 所有觀測中出現 c 的機率自然是 1
又 \(E[X]\) 定義為 $$\sum_{i\in N} x_i P(X=x_i)$$
這裡\(x_i\)的自然是定義為觀測出來的每個結果, 而 \( P(X=x_i)\) 代表那個結果發生的機率
因為有以上的理解,我們可以得到 \(E[X] = x_1 \cdot P(X=x_1)\) 因為 \(X={c}\) 集合中只有一個元素,而發生的機率為1 (一定發生)
接著 \(x_1\cdot P(X=x_1) = c\cdot 1 = c\)
故得證.
留言
張貼留言